當前,舉國上下正在積極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據了解,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即將開展“氫氧氣霧化機用于改善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癥狀的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研究”,廣受贊賞。對此,南方網再訪臨床氫醫學研究專家徐克成教授。
類似研究 提供證據
改善癥狀 充滿信心
南:徐教授,9天前您說期待氫氧氣霧化機早日獲得國家審批。如今您的期待已經實現。網上披露廣州醫科大學一附院和廣州第八人民醫院、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開展應用氫氧氣霧化機改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癥狀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受到許多網民的歡迎和期待。作為臨床氫醫學研究專家,您對這個試驗有怎樣的期待?
徐:我十分高興,充滿信心,預期這個試驗一定會成功,因為在去年《呼吸》(Respiration)雜志上已發表了廣州醫科大學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一篇文章“Breathing Hydrogen-Oxygen Mixture Decreases Inspiratory Effort inPatients with Tracheal Stenosis”(呼吸氫氧混合物減少氣管狹窄患者的吸氣量)。這是一項前瞻性自我控制研究。他們連續招募了35例嚴重急性氣管狹窄患者。在4個連續的呼吸步驟中,患者先后吸入空氣15分鐘、氫氧氣(H2-O2)混合氣(每分鐘6 升,H2:O2 = 2:1)持續15分鐘、氧氣(每分鐘3 L) 15分鐘、用H2-O2 120分鐘。結果非常清楚地顯示:吸入氫氧氣混合氣可以有效地減少急性嚴重氣管狹窄患者的呼吸阻力,增加吸氣量。
南:武漢有位進入恢復期的患者,雖然病毒核酸檢測轉為陰性,但患者仍有呼吸困難,離不開氧氣。您認為如果吸入氫氧氣混合氣,是否可以獲得改善?徐:昨天我也看到那位患者的自訴了, 我很為他焦急。他是一位醫生,目前離不開氧氣瓶。希望這些康復期患者,能盡早接受氫氧氣吸入治療。相信鐘南山院士會考慮到這個問題。去年我和鐘院士交談中,他曾說,根據他們的試驗,氫氣對改善氣道尤其下呼吸道阻塞有特殊作用。他比較了氮、氦和氫。臨床上吸氧治療,除了吸入氧,還有氮氣。氮可作為“載體”,將氧送入氣道深處。為了改善氧吸入效果,有人用氦氣代替氮氣,因為氦氣的分子量小于氮氣,可將氧帶入支氣管的更深部。氫的分子量比氦氣更小,因此同時吸氫,可以更有效地將氧帶入肺內。當前新冠肺炎的病變主要在下呼吸道,在病理上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損害具有相似性,因此如果在治療新冠肺炎時使用氫氧氣霧化機,很有針對性。南:記得去年6月1日您的新書《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發布會上,鐘院士在視頻發言中談到他們正在做嚴格的對照試驗,可能就是向國家藥監局申報氫氧氣霧化機所依據的多中心雙目隨機對照研究(RCT)。研究主要目的是控制“急性發作”。這個研究結果適用于當前的新冠肺炎嗎?徐:我相信鐘院士的判斷,他是臨床氫醫學的創始人。早在2014年,他就接觸了氫”。他們所完成的RCT ,是全世界第一份將“氫氣(氫氧氣)吸入”用于臨床的多中心研究。作為一位一直沒有脫離臨床一線的醫學專家,鐘院士始終對氫氣在臨床疾病治療中的作用,抱有信心。3年前,他就在一次會議發言中認為:“氫分子醫學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發展前景,特別對胸肺疾病,吸入氫氣可以通過抗氧化,消除炎癥?!彼ㄗh開展氫氣吸入對三大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和支氣管哮喘治療的研究。據網上披露,這次開展的氫氧氣改善新冠肺炎的研究,在不到10天就已部署完成。相信這離不開鐘院士的決斷。南:最近科技部發文,希望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鐘院士的研究都是直接造福人民,而且特別有創意。徐:氫氣生物學和氫醫學十分年輕,在絕大多數人包括醫學界都不相信不理解情況下,鐘院士最早地將氫氣引入臨床研究,并大膽預言“氫氣可將疾病的治療往前移”,不僅改善癥狀,還有“對因治療作用”。他說:“做任何事,都要實實在在。要多做對人民健康有實際好處的事?!敝袊t學界出的論文不少,大部分是“緊跟”。真正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造福人民,又是獨創、具有中國品牌的人,不多。我一直主張作為醫生,開展的治療性研究要“ABC”,就是適用(A,Applicative)、簡單(B,Brief)和價廉(C,Cheaper),看來還要加上一個“C”,就是創新(Creative)。研究者一定要有家國情懷。發明青蒿素治療瘧疾的屠呦呦和發明維甲酸治療白血病的王振義,是這樣的人。鐘院士開創臨床氫醫學,未來會造福很多人。他應該是這樣的專家。南:2003年抗擊“非典”,這次抗擊新冠肺炎,鐘院士之所以發揮關鍵性作用,就在于他講真話。徐:這是我十分尊敬他的地方。也很感謝他,我本人對氫醫學發生興趣,實際上源于鐘院士一句話:氫氣有益健康,“這是真的”。去年4月份,我的新書出版前,我請他寫個序言。他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讓我將全部書稿打印送他閱讀。足見他的認真。
主用恢復期 消除殘病變
改善肺功能 防治后遺癥
南:您研究氫氣的臨床應用也有好幾年了,那您對氫氣用于新冠肺炎有什么建議?
徐:根據我對在其他原因引起的類似肺病變患者的觀察,我認為對于中、重癥恢復期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更適用。以往SARS治療的經驗顯示,這些患者雖然核酸檢測陰性,但肺內炎癥的消失和肺功能改善,常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有的留下后遺癥,多年不愈。主要原因是病毒引起的炎癥慢性化,進而引起纖維化。氫氣吸入一方面可以抗氧化,消除炎癥,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氫分子的物理性“攜帶”作用,增加氧氣攝入,從而防治這些后遺癥。必須注意:不宜吸入純氫,因可導致低氧。
徐:最近我們要發表一篇文章,報告58例進展期肺癌吸氫后康復的結果,發現70%以上咳嗽、氣急都改善。給你講個故事吧。一年以前,一次我講課,剛結束,突然有個60多歲的老人走到我面前,畢恭畢敬向我三鞠躬,說我救了他的命。這位患者有4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史,跑幾步就氣喘吁吁,經常反復感染和發作而住院搶救。他在我們的工作室接受免費吸氫(氫氧氣),一個星期就開始好轉,一個月后可以“趕汽車”。他連連感謝我,我說你要感謝氫醫學,感謝鐘南山院士,他是氫氣治療呼吸系疾病開創者。
嚴格考驗 安全至上
堅持創新 不斷實踐
南:談治療離不開設備。上次訪談您推薦上海一家公司生產的氫氧氣霧化機?,F在知道這家公司就是“上海潓美”。使用幾年了,您一定對這種機器和這家公司很有感情?徐:很感恩。我在廣州的“廣東省徐克成關愛健康工作室”有兩個體驗中心,裝備了幾十臺氫氧氣霧化機,免費提供給癌癥協會會員和社會上亞健康人士。必須說明:不是“治療”,而是用于“保健”“康復”“體驗。我每次去到工作室,正在體驗的人幾乎全部涌上來,就像上面講的那位老人那樣,表示感謝。作為一個醫生,我收獲了太多快樂!此時,我的內心總是充滿感激:是氫氧氣霧化機成就了我工作室的“關愛健康”。南:我查了,潓美的機器是全世界第一部能大流量提供氫氧氣混合氣體的設備。做“第一”,一定是十分艱難的過程。使用一種人們不了解的產品,我可以想象,您心中也一定很“煎熬”。徐:謝謝理解。但我坦然,因為我將“真”作為我為人為事的原則。我有一個習慣,做事要親歷親為。隨訪病人要自己去,接受一個設備也要親眼目睹。例如,一談到氫,就想到燃燒、爆炸。為了證明氫氧氣霧化機的安全性,我去看了潓美的“點火試驗”。幾十臺機器一字排開,全部開啟,有氫氧氣排出。機器上面放了蠟竹,全部點著。再用電子點火器在氫氧氣排氣口點火,只聽到“啵?!甭曇?,沒有燃燒,更沒有爆炸。我問他們怎么敢做這樣的“極端”試驗?公司董事長林信涌先生拿出電腦,向我顯示了他們在國內外獲批的150多個專利,其中三分之一是發明專利,而且主要是有關安全性。他感慨的說:“徐教授,九年了,干的主要就是保安全!”南:氫氣設備的安全確實是大家最關心的。當然這種“極端試驗”在實際應用中不可能存在的。徐:醫療設備要用到“人”,安全是最大事。做醫療設備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發明家的情懷和智慧,企業家的堅持和舍得,醫學家的追求和創新。林信涌先生本是一位從事自動化設備研制的睿智的企業家。十年前,他患了兩種癌癥,帶著“再光中興業,一洗蒼生憂” 的情懷,也為自己,他找到“氫”,于是一干就是九年。每講到此,他總流下淚,說“耗盡家財和心血,雖九死猶未悔”。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據說林先生的公司已向武漢送去幾十臺氫氧氣霧化機。南:那太好了,希望武漢的患者,尤其康復期,能及時用上這種設備。徐教授。順便問一句:您會繼續研究“氫氣控癌”嗎?徐:當然。研究的設備獲國家批準,我們會有條件進行更多臨床試驗了。雖耄耋之年,但“壯心未與年俱老”,作為一個“平民專家”,能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足矣。
(本文源自南方網,本公眾號發表前曾征求徐克成教授意見,由其親作修改。)
專家介紹

徐克成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名譽主席,國際臨床氫醫學學會主席。2012年獲衛生部白求恩獎章,2014年獲中宣部“時代楷?!睒s譽稱號。